他岳父家是土豪,他媳妇给他做的文官袍就好像后世,是找宫里面出来的裁缝。
给他定做,穿起来贴身舒适,在朱豪看来,火把的光辉下,居然显得有点,气宇轩昂的味道!
“我有圣上旨意,峄县税课司大使张果接旨。”
站在中间的,太监王承恩不以为意的,从怀中拿出圣旨,他也知道,文官最是难对付,哪怕就是九品文官。
像朱豪这样的不入流的文官杂官是,很少有的嘛。
其实在他看来,楞头青更像是个武官。
太监王承恩拿出圣旨,这张圣旨一拿出来,大使张果赶紧跪下。
“奉天承运,皇帝诏曰,峄县韩庄税课司大库解银……”,
大使张果是越听越纳闷,这感情不是圣旨,着不是圣旨,倒像是崇祯皇帝的中旨,闷头听完。
封还圣旨这种事,明朝内阁做的多了,张秀才听完中旨,然后爬了起来。
两双手拍了拍膝盖,“封还吧,这圣旨,张某人恕不奉旨。“
太监王承恩还好。
至于田公公,朱豪当即感到目瞪口呆了,拜托中旨也是皇帝的旨意,说不奉旨就不奉旨啊!
张秀才不过是一个九品官,居然有这么大的口气!
呜呼哀哉,崇祯老儿这皇帝,做的事很憋屈啊!
张秀才不奉的原因中旨的原因,这就只能算是皇上的私人书信,不能算政府公文。
内阁大学士处理奏章的主要方式是“票拟”,有些人望文生义,认为是指几位阁员针对某个意见来投票。
而各部门在收到内阁发出的文件时,就以票拟上的批红为生效的依据。
按说这不是法定工作程序,但正由于明朝没有明确法定工作程序,人们自然而然就要去寻找,就找到了票拟批红这个程序。
某天谁接到一份诏书,没有票拟,皇上直接批红。
那对不起,这就只能算是皇上您的私人书信,不能算政府公文。其实这也有个学名:中旨。
峄县税课司大使张果四十余岁,容貌猥琐,原本穷困潦倒,也是个不得志秀才,前两年老婆死了,一生无牵挂了。
倒插门娶了一个晋商家的丑妇,到也逍遥自在很,解决了温饱问题,张秀才就开始胡思乱想了。
张秀才思前想后,一定要做官,他找了晋商老丈人说了要做官的事,老丈人当即同意了为他捐了一个官儿,正九品的典簿。
张秀才从豫州老家跋山涉水好不容易来到山东峄县,来到峄县韩庄税课司就任大仓大吏。
他到韩庄税课司以后,上面有峄县县丞马奎揽权,又受到小吏胡善等人的排挤。
没有一两个月他也明白了官不是那么好当的,于是他专门看守大仓可谓尽心尽职,其他关于税课司的事他不管不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