尽管不少人都带了“行家”来,但这些行家积累下的经验其实并不多。
陈管事一个眼神,便有小厮挨个给发葫芦瓢。
葫芦瓢很精致,只有一个巴掌大,这样盛水拿着不压手,也不至于泼得满地都是水,然后再沾一鞋底子。
陈管事把关扑的规则和竞价的规则都讲述完后,大家没有异议了,就开始挑选起石头来。
这次郑春秋把陈管事派出来,让他充作“庄头”负责此次关扑事宜,主要是因为他不起眼,别人没见过,并对他做了一定的交待。
众人跟随陈管事来到一间库房,库房里已经有不少人,地上满是从外面踩进来的雪,有些已经融化,地面脏兮兮一片。
从河滩捞回来的玉石,块头大的很少,而且石头经过水流的常年冲刷,石皮本身也很漂亮,因此想切割开来看看内里,需要更为小心的打磨和切割。
首要一条,就是要“不明说,还得让人知道这次关扑是在四皇子授意下才举办的”。
“诸位,请!时辰到了,他们好多人已经到后院去看货了。”陈管事微笑做请。
在他浇过水的地方,人们看到灰扑扑的石头显出一丝泛着丝青色的半透明地带,于是就有人“嘶嘶”凉气,也去缸里找水瓢。
桌子下方则堆着大石头,也标着价格。
被称作陈庄头的也是个中年人,不像别家田庄的庄头那样对贵人点头哈腰的,反倒有些矜持,带着书卷气,。
“那你就亏呗!”
郑春秋和四皇子“坦诚相对”地谈了那次后,回家就细细琢磨起这件事来。
陈管事看着众人跃跃欲试的神色,不禁感慨:有钱是真好啊,瞧瞧这些人,挑的可是玉石,不是大白菜!
“我说陈庄头,”一个圆脸、看起来眉目慈和的中年商人悄声问:“这些真是前几天四皇子带回来的玉石”
……
因为很少有人见过沃斯玉的原石长什么样,即便过去江南孟家经营的山玉,也基本是凿开的、很少带有石皮。
而旁边看似打量房间的其他商人,其实都在竖着耳朵听这两人的对话,陈管事如此回答,大家便也没人再问,均是一副心照不宣的样子。
只是郑春秋向来仰仗岳家的势力,所以郑春秋培养的管事都在不起眼的位置,郑夫人从娘家带来的人才是经营郑家产业的重要人物。
库房四圈都摆着长桌,小块的石头摆在桌上,每块石头后面都立着一个小纸牌,上面标着价格。
话不明说,理解到位,陈管事对那中年商人的了然表情很是满意。
也有人揽住一块石头,然后用自己的身体遮住周围的光,用火折子在石头上贴着照亮的。
还有人自信满满,秉承“桃子挑大的吃”的精神,专门围着个头大的石头琢磨。
同样是挑选石头,人们也并不完全专心。
比方那些猫腰撅腚认真泼水、照火的人,就很鄙视那些只走着看、不上手摸的人:这不是走马观嘛,能看出什么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