谢沅珊没说话,只拿出一支笔,在白板上写下一行字:
【创作考核任务。】
“你什么意思?”他看她。
“我们不做分配,我们做产出。”
她语气平静,“既然是厂牌,就该按内容说话。”
“我们不怕曝光不均,我们怕他们不写。”
“让他们写。”
“每人七天交一首完整原创。”
“写得出,厂牌就有底气。”
“写不出,那资源不给,不是歧视,是尊重规则。”
第二天上午,厂牌群发布公告:
【《文声创作挑战·第一期》开启。】
【主题不限,时长三分钟以上,词曲完整,须为独立创作。】
【七天后统一提交,优秀作品将由山南音乐工作室参与编曲制作,并进入厂牌发行流程。】
选手群顿时炸锅。
苏栖初第一个回复:“行,我早就憋了半个月了。”
白落音咬着笔杆发了一句:“我不怕写错,就怕没写。”
沈岑——那位被热议最多的“新人”——只回复了两个字:
【收到。】
第四天深夜。
厂牌练习室灯还亮着。
沈岑一个人坐在角落,抱着吉他在改词。
她写得很慢,每个字都反复念三遍才敢落笔。
但她写得很深。
没人知道,她参加节目之前,在自己城市开过一场小型演出。
只有二十个人听。
没人知道,她大学毕业后试着投了十几家公司,被拒了十三次。
也没人知道,她进厂牌那天,看着谢沅珊发布的第一条“欢迎词”时,眼眶是红的。
——她是真的想写。
也想被听见。
第五天清晨。
沈岑的作品《无为而在》出现在内测收稿箱中。
没有预告。
没有任何团队包装。
只有一首干干净净的deo。
前奏是她自己弹的。
后面那句副歌,在测试版后台引发程序员自发留言:
【听完我就不想干了,我想辞职去学写歌了。】
第七天上午。
山南带着工作室制作组,在厂牌会议室听deo。
听到沈岑的那一首时,他没说话。
只是把音箱音量调高了一点。
等副歌唱完,他转头看向谢沅珊。
“她不是模仿。”
“她是真懂了。”
“词不押韵,句子散,但有味。”
“她写得像我,但不是我。”
当天,《无为而在》上线厂牌试播通道。
五小时转发破万。
行业圈炸了。
#沈岑##文声厂牌首位爆款#冲上热搜。
#女版山南#更是在小众词曲人群体中刷屏:
【她不是爆发式高音】
【她是——一个轻轻叹气都带着意味的人】
【她让人听完想起自己二十五岁被生活噎住的那段日子】
【她写的,是“没有动作”的反抗】
厂牌会议室。
有人笑着调侃:“山南老师,你要小心位置了。”
“后浪上来了。”
山南懒洋洋靠在椅背上:“她要真能写爆五首,我给她让主编席。”
“我不是怕他们写得像我。”
“我就怕他们成了我——”
“连夜写歌,怕词不过关,不敢交,怕没人听。”